春天易“上火”?醫(yī)生提醒:不同人用不同藥,敗火也要對癥

來源:仲景健康網發(fā)布時間:2022/03/04
2118
分享:

春天風多雨少,尤其是北方的春天,氣候干燥,人體的水分易通過汗液、呼吸大量丟失。而且春季天氣反復無常,時冷時熱,易致人體新陳代謝平衡失調,生理機能紊亂,從而出現(xiàn)各種“上火”的癥狀,即常說的“春燥”,包括咽喉干燥腫痛、牙齦腫痛、眼睛干澀紅赤、鼻腔熱烘火辣、嘴唇干裂、口舌生瘡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于結和小便發(fā)黃等表現(xiàn)。 很多人出現(xiàn)這些上火的癥狀就去藥店買一些常見的中成藥“敗火”。其實去火的中成藥不能隨便吃,不對癥的話效果不大反而會產生副作用。小孩、青年人、中年人、老年人、婦女的上火的表現(xiàn)各有特點,了解了這些特點。才能對癥下藥。


一、小兒易發(fā)肺火


一般情況下“火”大的孩子平時性情急躁、煩躁易怒,大便干、 手足心熱、愛吃涼東西,且食欲一般都比較差,睡覺時蓋不住被子,喜歡趴著睡,口唇發(fā)紅,舌質紅、舌苔少,脈細而快。 對這種“火”大的孩子,如肺熱郁閉可服用通宣理肺丸;陰虛肺熱可服用養(yǎng)陰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飲等。同時應該注意平時的調養(yǎng),給孩子多飲水,多吃蔬菜和水果,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。


二、青年人易發(fā)肝火


春天以肝氣為令,青年人冬季積蓄的陽氣隨著春天向上外發(fā),陽氣過盛則會導致熱邪外攻,如果遇到氣溫驟升,內外兩陽相碰,則易生肝火,表現(xiàn)出多種癥狀,比如性燥易怒、口苦咽干、眩暈頭脹(頭痛好發(fā)于頂部或兩側太陽穴),便秘、小便短黃等。對于肝火旺盛的年輕人,可選擇龍膽瀉肝丸、杞菊地黃丸等中成藥,應少吃酸味,清淡飲食,養(yǎng)肝健脾。


三、中年人易發(fā)胃火


中年人群往往因為事業(yè)及家庭的壓力比較大而傷肝化火,火邪及胃,易發(fā)胃火。主要表現(xiàn)為經常胃脹、總嘆氣、口苦咽干、吃得多還容易餓,喜歡冷飲,伴有面紅目赤、心悸失眠、性急易怒、怕熱易出汗、便秘、小便短赤等。中年人“敗火”可選擇龍膽瀉肝丸、清胃散等中成藥,飲食上多加黃綠色蔬菜和時令水果,多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。


4344.jpg


四、老年人易發(fā)虛火


肝腎同源,老年人在春季肝陽旺盛,易導致腎陰虧虛,出現(xiàn)腰膝酸軟、心煩、心悸汗出、失眠、入睡困難,同時兼有手足心發(fā)熱、盜汗、口渴、咽干或口腔潰瘍等癥狀。老年人降火可選擇知柏地黃丸、六味地黃丸給予滋陰降火治療,平時飲食上應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,如糯米、肉類等,多吃清淡滋補陰液之品,多吃富含B族、C族維生素及鐵元素的食物,如動物肝、蛋黃、西紅柿、胡蘿卜、紅薯、橘子等。


DSC00658.jpg


五、婦女易發(fā)心火


婦女在春天情緒比較容易不穩(wěn)定,特別是更年期婦女,易受情緒刺激,煩躁不安,久久不能入睡。這主要是由于心腎陰陽失調而導致心火亢盛,從而出現(xiàn)失眠多夢,胸中煩熱,心悸怔忡,面赤口苦,口舌生瘡,潮熱盜汗,腰膝酸軟,小便短赤疼痛等癥狀。可選擇棗仁安神丸、二至丸等藥物滋陰降火,飲食上應多食酸棗、紅棗、百合等補養(yǎng)心腎之品。


要避免上火,要保持規(guī)律的作息,勞逸結合,定時定量進餐,不可饑飽無度,保證充足的睡眠,盡量不要熬夜,從而保障機體平衡,提高免疫力。多吃清火的蔬菜水果,也可選擇金銀花、蓮子心、菊花、胖大海等清熱解毒的中藥作為茶飲,適量泡服。


相關閱讀
網友評論
( 文明上網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