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健康網(wǎng)>中醫(yī)藥>中藥經(jīng)方

杏蘇散組方及作為涼燥代表方劑之用

來源:仲景健康網(wǎng)發(fā)布時間:2009/05/25
3745
分享:
       編者按:杏蘇散出自吳鞠通所著的《溫病條辨》,為治療涼燥的代表方劑。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齊放、謝鳴認為,本方配伍重點在于溫通宣降,解散肺氣之滯,兼行化痰止咳,佐以祛濕運脾而截生痰之源。臨證對于素體脾弱停濕而外感涼燥者尤為妥當,但對素體陽旺之津液不足者,應當加減運用。

  杏蘇散作為治療涼燥的代表方劑,與《醫(yī)宗金鑒》中治療風寒咳喘的杏蘇飲有密切聯(lián)系,臨床又常被用于四時傷風之咳嗽,筆者通過參閱文獻,結(jié)合臨床對其立法組方提出一些認識。

  涼燥證之概念

  吳鞠通有關涼燥的理論源自沈目南的《燥病論》。沈氏從“燥令必有涼氣感人”出發(fā),認為“燥病屬涼,謂之次寒,病與感寒同類”。吳鞠通據(jù)此加以發(fā)揮,提出秋涼燥氣之正化勝氣為寒,對化復氣為熱,并以“秋燥之氣,輕則為燥,重則為寒,化氣為濕,復氣為火”為理論依據(jù),列出涼燥正化勝氣之證。

  秋令主燥,因有初秋和深秋之別,故有溫涼之異,所謂“秋深初涼,西風肅殺,感之者,多病風燥,此屬燥涼,較嚴冬風寒為輕。若久晴無雨,秋陽以曝,感之者多病溫燥,此屬燥熱,較暮春風溫為重?!?《重訂通俗傷寒論·第八章》)涼燥性屬于寒,但又不似冬季凜凜之寒,故曰小寒、次寒。涼燥證發(fā)病有其時令性,多見于秋末冬初,為燥邪與風寒相兼,侵襲人體而成。

  燥邪以干澀傷津和易于傷肺為重要致病特征。燥傷肺津,肺氣滯澀,則肺之宣發(fā)不利,見咳嗽、鼻塞等;風寒束表,肺失宣降,布津障礙,組織失潤,故有口、眼、鼻、咽、肌膚等干燥癥,但因涼燥傷津不重,故干燥不甚;燥澀寒斂,肺失宣肅,津液不布,凝滯為痰;涼燥襲表,營衛(wèi)不暢,可兼惡寒、無汗等表證。

  杏蘇散之主治

  《溫病條辨·補秋燥勝氣論》第2條指出:“燥傷本臟,頭微痛,惡寒,咳嗽稀痰,鼻塞,嗌塞,脈弦,無汗,杏蘇散主之?!睏l文中雖未明確病因為涼燥,但從其癥狀列述,當排除溫燥,而為涼燥證。因癥狀中缺乏燥癥,故《方劑學》教材在主治中增列咽干一癥,以使其全面。不過,“嗌塞”的“塞”如按堵塞理解似乎不通,恐是“澀滯”之意,即嗌塞為咽喉干澀不利之謂。蓋“咽為肺之門戶”,津液不能上布咽喉,故咽干為燥。如此,則非吳氏之失。其實,深秋肅殺之時,口、鼻、咽喉、舌苔、皮膚、脈象,無不燥澀不爽,是涼燥內(nèi)斂陽氣、澀滯津液所致。

  根據(jù)涼燥證的病機,肺之敷布津液受阻,聚而成痰,當見咳而有痰,但吳氏方證描述見咳嗽稀痰,又何以理解?關于此點,清代醫(yī)家周學海在其《讀醫(yī)隨筆·燥濕同形同病》中指出:“按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淫之邪,亢甚皆見火化,郁甚皆見濕化,郁極則由濕而轉(zhuǎn)見燥化??荷鮿t濁氣干犯清道,有升無降,故見火化也;郁則津液不得流通,而有所聚,聚則見濕矣;積久不能生新,則燥化見矣?!?/P>

  原來六淫之邪均可從火、從濕、從燥而化,此證雖有燥傷津液,但燥邪斂澀肺表,郁聚而從濕化,故見痰稀。驗之于臨床,涼燥證患者多有咳嗽痰稀,間有咳而少痰,但少有咳嗽痰稠。

相關閱讀
網(wǎng)友評論
( 文明上網(wǎng)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