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健康網(wǎng)>中醫(yī)藥>中藥材

龍年話“龍藥”-龍骨

來源:仲景健康網(wǎng)論壇發(fā)布時間:2012/02/27
2642
分享:
    說起龍骨,可能有人會認為它是恐龍的骨骼,其實不然。龍骨其實是古代哺乳動物三趾馬、犀類、鹿類、牛類、象類等的骨骼化石或象類門齒的化石。據(jù)考古學家的考證,他們大多為大象、犀牛、駱駝、羚羊、熊貓、猩猩、三趾馬等動物。那么為何將其命名為“龍骨”呢?

     這是因為,在科技尚不發(fā)達的古代,人們無法認識它,于是假托“龍”這一神話般的動物,甚至連它的遺骸也當做是“靈丹妙藥”了。而中醫(yī)應用龍骨治病始于漢代,認為其有“平肝潛陽、鎮(zhèn)靜安神、收斂澀精”之功,尤其對驚狂煩躁、心慌失眠效果最佳,且以生用為多。另外,將其進行炮制,又可增加一些其他功效,用火煅者稱煅龍骨,有吸濕斂瘡之功,常用于治療各種濕瘡及瘡瘍潰后不愈之癥。

     臨川上,龍骨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療:(1)癲狂、驚搐、風癇、神志不寧:龍骨(火煅、研極細末)、犀角(可用水牛角替代)各30克,丹砂、琥珀、天竺黃各15克(皆研極細末),鉤藤、懷生地、茯苓各45克(皆微炒干,研為極細末),蘇合香9克,牛黃6克(皆用酒溶化),膽南星24克。把以上中藥混合,用竹瀝一碗,一起打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大人每次10丸,小兒每次2-3丸,皆用生姜湯調(diào)服;(2)健忘:龍骨、虎骨、遠志各等份,研極細末。飯后服用2克,每日2次;(3)心虛盜汗:龍骨(火煅)15克,茯苓30克,人參18克,蓮子肉(微炒)90克,共研為末,麥冬(去心)120克,酒煮,搗爛成膏為丸梧子大。每日早晚各服9克;(4)遺尿淋瀝:龍骨、桑螵蛸各等份,研為粉末,每日用鹽湯送服6克;(5)婦人無故尿血:龍骨150克,焙干,研細粉,空腹用米酒送服,每次2克,每日3次;(6)久痢不止者:龍骨120克,打碎,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,分5次服用,冷飲;(7)燙傷:龍骨、生石膏、大黃、兒茶各等份,共研極細末,用冷茶水調(diào)成稀糊狀,敷患處,用紗布蓋好(面部可不蓋),隔日換藥1次,療效較好。

     龍骨除了上述用途外,近年來臨床上還用于治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精神病等癥,獲得一定的效果。這里需要強調(diào)的是,那些年代久遠已完全石化的骨骼以及尚未變成化石的動物骨骼,均無吸濕性,不能作龍骨藥用。

相關閱讀
網(wǎng)友評論
( 文明上網(wǎng)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