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健康網(wǎng)>中醫(yī)藥>仲景文化

奇特的映山紅

來源:仲景健康網(wǎng)發(fā)布時間:2008/06/19
3086
分享:
    西峽縣太坪鎮(zhèn)街南頭東邊有座小山,每到春天,滿山的映山紅朝霞般燦爛,長開不衰,花期比一般的兩倍還要長。何以如此,說來還有一段故事。

    一千七百多年前,這座山下村子里有一文氏員外,膝下有一獨生女名叫若玉,年方十五,聰明伶俐,自幼勤奮好學,員外夫婦視若掌上明珠。因受其父樂善好施的影響,看到村里有一群小孩子無學可上(十歲以上的孩子可到幾十里的二郎坪上學),便纏著父親要在家開個書館,自己來教些孩子。文員外本以為一個小姑娘開什么書館,自己多讀些書,在琴棋書畫上再下些功夫就行了,但女兒說只有教了這些孩子,自己才更有長進,文員外又想,書館反正在自己家里,讓那些孩子讀書也是好事,就答應了。之后便著手籌備,暑天一過就按時開學了,因若玉和孩子們愛戴,都親切地稱她為先生姐姐。

    女孩生來就愛美,只要映山紅開花,若玉每天都要摘一朵戴在頭上,粉嘟嘟的臉,忽閃閃的眼,黑亮亮的頭發(fā),再配一朵紅艷艷的映山紅別提有多好看了,可就在書館開學不久。若玉發(fā)現(xiàn)每天梳頭時都掉不少頭發(fā),再后來,一梳或用手一摸,頭發(fā)干脆成縷成縷的往下掉,這可急壞了文員外,急忙請了太坪鎮(zhèn)有名望的幾個醫(yī)生來會診,湯藥喝了幾十劑,藥渣倒了一大堆,總算治得不再往下掉頭發(fā)了,但也沒有新頭發(fā)長出來,天氣漸冷,若玉總是包著頭巾,下課后,孩子們沒了往日的唧唧喳喳,先生姐姐也失去了以前的笑客。轉(zhuǎn)眼又到了映山 紅開花的季節(jié),若玉更是整天以淚洗面,因為她們頭發(fā)少得連一朵花也插不上了。此時,文員外已派了一個最精明的家人到山外尋求名醫(yī),十幾天后,這位家人策馬而歸,他頭沖沖地告訴員外,在山外四、五百里的南陽,有個叫張仲景的醫(yī)生,每天找他看病的人都是排長隊候診,家人問脫發(fā)是否能治好,人們笑著告訴他,這位張醫(yī)生什么病都能治就是脫眉毛也能治好,家人想拿個現(xiàn)成的藥方回來,張仲景先生道,病癥中同,但人的性別年齡、體質(zhì)各異,必須把脈問診,方可開藥,不過秋天他要來太坪鎮(zhèn)采藥,可順便給愛女治病,員外那能等到秋天,第二天就打點行裝領著若玉,踏上了求醫(yī)的路,當然忘了帶上本地幾個患疑難雜癥的人。

    張仲暗給若玉開了三個藥單,分別服用三個月,兩個月,一個月。另外幾個病人也各自帶回了藥方。半年過去了,若玉似頭上長出了黑乎乎的頭發(fā),其他幾個病人中臥床多年的能下地走路了。咀歪的治端了,黨年胃痛的也能大吃大喝了……

    時光荏苒,又到了姹紫嫣紅的春天,山上的映山紅象往年一樣綻開了笑臉,學生們歡呼雀躍,每人給先生姐姐捋回一朵。看著女兒烏發(fā)如云,又插了滿頭的映山紅,員外夫婦高興得熱淚盈眶,村子里人目睹就醫(yī)者神奇的變化,打心底里佩服張仲景精湛的醫(yī)術(shù),提議在山上修一座仲景祠,一來表達感謝之情,二來使其恩澤鄉(xiāng)里,這正合文員外的心意,為了不撞落滿山的映山紅,在花謝得差不多時才破土動工。精工巧匠忙了一個多月,一座仲景生祠便在山上落成了,竣工這天,山上人流如織,上香的,叩頭的絡繹不絕,直到天黑,第二天天一亮,一大景觀使全村人都驚得張大了咀吧,因為基本謝完的映山紅又一朵朵張開了花瓣,吐出了花蕊,滿山遍野,在晨風中搖曳,半晌,他們才清醒過來,悟出其中奧秘,神醫(yī)妙手回春,病人康復,花仙得其靈氣,再展風采。從此以后這座山上映山紅的花期就長了許多,一千多年的風雨侵蝕,祠堂不復存在,但張仲景的圣名卻伴隨著奇特的映山紅流傳至今。
相關閱讀
網(wǎng)友評論
( 文明上網(wǎng)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