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健康網(wǎng)>疾病>兒科>育兒知識

應該怎樣培養(yǎng)孩子寬容的性格

來源:仲景健康網(wǎng)發(fā)布時間:2012/09/20
1105
分享:
    案例:媽媽帶著未滿4歲的丹丹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。當老師安排小朋友以兩個人一組完成搭積木的活動時,丹丹拒絕與身邊穿著舊衣服的男孩合作,她甚至皺著眉頭對媽媽說:“我不跟他一組,我不喜歡他穿的舊衣服。”
  
   丹丹媽媽擔心這些話被男孩聽到后會影響他的自尊心,急忙把女兒拉出教室,并在走廊里嚴厲訓斥她:“你怎么可以說這樣的話?”此時,丹丹只是茫然地看著媽媽不做聲。
  
   專家分析:對于丹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,表現(xiàn)出如此“無情”一點也不奇怪,因為他們已經(jīng)能夠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6個月以內(nèi)的嬰兒就能注意到種族和性別上的差異;孩子從3歲開始就會對人進行分類,并且能判斷出哪一類人更好一些;到了5歲,他們會把一些優(yōu)良的品德與自己認為好的那類人掛鉤;到了8歲時,孩子才會注意到社會對不同人的態(tài)度;等他們再長大一些,就會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的偏見,開始理智地思考問題。
  
   由于孩子長大后面對的世界是多元化的,所以,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,父母應盡力幫助他們改變偏見,塑造具有寬容性的性格,而最好的時間是在孩子幼年的時期。
  
   幫助孩子訓練改變偏見塑造寬容性格
  
   以下介紹幾種方法,父母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細節(jié)來幫助孩子接受別人身上存在的“不一樣”的地方,并正確看待這些差異。
   
   方法1:“檸檬”訓練
   
   在這個活動中,老師會給每個孩子發(fā)一個檸檬,然后要求孩子們了解它,孩子們可以在地上滾檸檬,也可以品嘗或是聞其氣味。然后把檸檬集中放在一個籃子里,讓孩子們找出自己剛才玩的那個。
  
   雖然有些檸檬臟了,弄癟了,還有些上面有牙印,孩子們還是會認為自己的那個是最好的。
  
   提示:把檸檬皮剝掉,再讓孩子找出自己的那個檸檬,這時孩子便無法辨認了。這個活動能讓孩子認識到,雖然人的外表存在差異,但內(nèi)心都是一樣的。
   方法2:分析特征
  
  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與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,例如別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、稍稍有些胖、戴眼鏡、不擅長踢足球等,然后將這些特征進行比較。
  
   提示:告訴孩子一個事實,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征。有些人會因為看到別人與自己的差別就認定別人比自己低一等,但事實并非如此,也不應該這樣認為。
   
   方法3:實例講解
   
   父母可以通過發(fā)生在社區(qū)中的一件事,或是電影中描述的某個場景作為教育契機,與孩子討論缺乏寬容行為的危害。
  
   提示:可以在旅游途中,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和展覽館,或是和孩子一起欣賞路邊特色建筑的圓角屋頂或彩色玻璃,與各種類型的人建立社會交往。

   當孩子遭遇偏見
   
   1、確保孩子的安全不受威脅,并強化孩子的意識,讓他知道發(fā)生這樣的事是錯誤的,會得到糾正;
  
   2、培養(yǎng)孩子對今后可能發(fā)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心理準備,教他學會一些措辭,例如“以后別這么叫我,這不是我的名字”等。
   
   當孩子中傷別人
   
   1、立即上前制止,告訴孩子,父母不能容忍這種行為,并會嚴肅地對待這件事;
  
   2、幫助孩子分析這種偏見或成見為什么是錯誤的,并幫助孩子進行換位思考;
  
   3、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要為孩子樹立榜樣。
   
   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的寬容心
   
   1、為孩子樹立榜樣
  
  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媽媽。孩子最初是從媽媽那里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。媽媽寬容、大度、遇事不斤斤計較,與鄰里、同事之間融洽相處,孩子就會學著媽媽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(guān)系,也會變得寬容、樂于與人相處。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諸如打破杯子這樣的小錯誤,不要用懲罰或責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。告訴孩子,其實媽媽有時也會犯這樣的無心之錯,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。從原諒孩子的錯誤開始,用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,讓孩子知道,解決問題的辦法除了批評、懲罰以外還有寬容。
  
   2、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
  
   心理換位是指當雙方產(chǎn)生矛盾時,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,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、如此說話。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,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。就像是下棋的人,一開始想著自己怎樣走,不管別人,水平逐漸變高的時候,就會想對方怎樣走,自己怎樣應對。許多孩子只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,而不習慣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。而要消除這種現(xiàn)象的辦法就是“心理換位”。
  
   站在媽媽的角度上考慮,就會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和嘮叨;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,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;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,就會覺得大多數(shù)同學是可愛、可親、可交的。所以,教上小學的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。
  
   3、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,理解人人都有缺點
  
   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,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。和同學相交,和朋友相處,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,完全可以求同存異,只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(zhì)方面的,不是反社會的。對于朋友的缺點和不足,對于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,沒有必要事事計較,事事都要求個公平合理。多一次原諒,多一次寬容和理解,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,也會使自己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。
  
   當然,寬容不是怕人,不是懦弱,不是盲從,不是人云亦云,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。媽媽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對同學、朋友的退讓,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(xié)。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。
  
   4、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
  
  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(yǎng)起來的。孩子只有與人交往,才會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,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,只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,才能與人正常交往,友好相處。也只有通過交往,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,體會到寬容帶來的快樂。如稱贊別人的缺點、慶賀同伴的成功、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、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。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,分享別人的成功,并使自己獲得進步。
  
  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,媽媽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容忍比自己強的同伴、比自己“差”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。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,不嘲弄比自己“差”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。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,幫助“差”同伴,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。
  
   5、鼓勵孩子“納新”和處變
  
   寬容不僅體現(xiàn)在對“人”的態(tài)度上,也表現(xiàn)在對“物”和“事”的態(tài)度上。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,讓孩子喜歡并樂意接受新生事物,承受事物所發(fā)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,善知變和應變。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,孩子一旦習慣于“納新”和“應變”,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。
  
相關(guān)閱讀
網(wǎng)友評論
( 文明上網(wǎng)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