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師提醒:服用哪些藥物忌飲酒

來源:仲景健康網發(fā)布時間:2008/09/09
4502
分享:

    小李和幾位同學聚會,飯桌上氣氛熱烈,大家連干三杯酒。不一會,小李就感到明顯的不適,先是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嘔吐,繼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。原來,小李這兩天因為牙痛,一直在服用甲硝唑片,發(fā)生這些癥狀的原因是乙醛中毒。

   藥師提醒】

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通常在肝臟迅速而完全地被氧化。首先在肝臟內代謝變成乙醛,再氧化成乙酸鹽或乙酰輔酶A,然后繼續(xù)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。體內這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需依賴酶來完成,如乙醛氧化時,需要乙醛脫氫酶的參與。

 

甲硝唑具有抑制乙醛脫氫酶的作用,服藥后飲酒,酒的代謝物乙醛便不能進一步氧化,血中乙醛的濃度明顯提高,超過一定的限度,便會出現面部發(fā)熱、潮紅、眼結膜充血、胸悶、心慌、惡心、嘔吐、口干、出汗、呼吸困難、煩躁不安、視覺模糊、精神錯亂等癥狀,甚至休克;更嚴重的還會發(fā)展為呼吸抑制、心律失常、心肌梗死、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,乃至死亡。這種反應一般在用藥與飲酒后1530分鐘發(fā)生。

 

除甲硝唑之外,乙醇還與不少藥物之間存在相互作用,同時服用可發(fā)生物理或化學反應,有可能增大藥物的作用或影響藥物的吸收,降低藥物的療效,增加毒性和不良反應。

 

1.抗菌藥

 

頭孢哌酮鈉、頭孢曲松鈉、甲硝唑、替硝唑、奧硝唑、呋喃唑酮、氯霉素、酮康唑、灰黃霉素等藥物有抑制乙醛脫氫酶的作用。而乙醛脫氫酶又是分解乙醇的重要酶,缺乏時就阻斷了乙醇的代謝產物——乙醛進一步代謝,導致體內乙醛蓄積中毒,出現皮膚潮紅、頭痛、惡心、腹痛、腹瀉、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不良反應,對心臟病、腦血管病患者有致命的危險。因此,無論是口服還是注射此類抗菌藥,均應忌酒。

 

酒與抗結核藥利福平同期服用,所含乙醇能影響人體對其吸收率,降低生物利用度,并加重其對肝臟的損害。酒中所含乙醇能加重環(huán)絲氨酸對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毒性癥狀,如頭痛、頭暈、嗜睡等,甚至引起驚厥。

 

2.神經精神類藥

 

乙醇是肝藥酶抑制劑,可使地西泮、苯巴比妥、水合氯醛等藥物的半衰期延長,代謝減慢,從而使藥物的鎮(zhèn)靜及呼吸抑制作用大大增強。乙醇還可與水合氯醛結合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三氯乙醛,使毒性加劇,抑制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。加之乙醇本身對中樞神經也有抑制作用,因此酒與這些藥物合用非常危險。

 

同時,飲酒可激活抗癲癇藥的藥物代謝酶,加速這類藥物的代謝,而降低藥效。

 

對精神病人來說,氯丙嗪、奮乃靜、氟奮乃靜等能抑制乙醇代謝,使乙醇分解緩慢,加重顏面潮紅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中毒癥狀。酒與阿米替林、丙咪嗪、氯丙咪嗪、多慮平等同時服用,能加快其代謝,導致這些藥物毒性增加。

 

3.解熱鎮(zhèn)痛藥

 

乙醇能促進胃酸分泌、損害胃粘膜,若與水楊酸類解熱鎮(zhèn)痛藥阿司匹林、撲熱息痛等合用,則加重對胃腸粘膜的刺激和損害,可增加藥物引起消化道潰瘍和出血的危險。乙醇還能抑制撲熱息痛的排泄,若同時使用超劑量的撲熱息痛,可引起嚴重肝壞死或肝昏迷,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致死。

 

另外,酒與嗎啡、氫化嗎啡、哌替啶等止痛藥合用時,易產生抑制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不良反應,需要注意?! ?SPAN lang=EN-US>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

相關閱讀
網友評論
( 文明上網,理性發(fā)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(guī)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全部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