癥狀:沒有食欲、反胃、進(jìn)食前后覺得胃下沉。
原因:壓力沉重、睡眠不足、暴飲暴食。
藥物治療:
(1)抑酸劑適用于有中上腹痛或胃粘膜糜爛者,可選擇西米替丁、雷尼替丁。而一些堿性藥物在胃內(nèi)與胃酸中和,也有較好的療效,如氫氧化鋁等。
(2)胃粘膜保護(hù)劑,像硫糖鋁、次枸櫞酸鉍鉀(麗珠得樂),這些藥物能均勻分布于胃粘膜,使其免受胃酸的侵襲。淺表性胃炎者均可選用。
(3)如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,可選用能殺滅該菌的抗生素,如羥氨芐青霉素(阿莫西林)、滅滴靈、痢特靈、克拉霉素等(詳見Hp相關(guān)性胃炎治療方案)。
(4)凡具有健脾、和胃、行氣、消痞、解郁、除滿功能的中成藥,都適用于防治慢性淺表性胃炎,并且療效良好。目前常用的中成藥有保和丸、越鞠丸、香砂六君丸、香砂養(yǎng)胃丸、舒肝丸、氣滯胃痛沖劑、良附丸、溫胃舒膠囊、養(yǎng)胃舒沖劑、陰虛胃痛沖劑、三九胃泰、猴菇菌片、舒肝和胃丸、木香順氣丸、補(bǔ)中益氣丸、復(fù)方田七胃痛膠囊、胃蘇沖劑等。可在醫(yī)生指導(dǎo)下選用。
(5)慢性萎縮性胃炎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劑,每次10毫克,1日3次口服;或胃樂新,1次1袋;或得樂沖劑,1次1袋,1日3~4次口服。
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(yī)胃脘痛范疇,可用益氣活血通絡(luò)法治療,重用山藥、白術(shù)、佛手健脾理氣。參考處方:黃芪20克,赤芍、當(dāng)歸、桃仁、紅花、川芎各6克,白芍10克,炒白術(shù)10克,山藥15克,佛手6克。服藥20劑后,胃脘痛可漸減輕,精神轉(zhuǎn)佳,納食增加,舌質(zhì)淤斑漸退。之后加九香蟲6克、炒白芍10克,繼服20劑,諸癥可消除。胃鏡檢查常提示轉(zhuǎn)為慢性淺表性胃炎。
(6)惡心、噯氣明顯者可選用胃復(fù)安,每次10毫克,1日3次口服,或嗎丁啉,1次10毫克,1日3次口服。
(7)有膽汁反流時(膽汁反流性胃炎),可用胃復(fù)安,或嗎丁啉、消膽胺。消膽胺每次3~4克,1日4次,餐后1小時和睡前服;還可應(yīng)用痢特靈,每次0.1克,1日3次口服;或甲硝唑,每次0.2克,1日3次口服;或麗珠得樂,每次1袋,1日3~4次餐前空腹沖服。上腹痛可選用654-2,每次10毫克,1日3次口服;或普魯苯辛,每次15毫克,1日3次口服。燒心或返酸時應(yīng)用硫糖鋁,每次1.0克,1日3次口服;或西米替丁,每次0.2克,1日3次口服,肝胃氣痛片、胃舒平等亦皆可選用。
解決方法:吃適量胃藥并充分注意休息。注意加強(qiáng)預(yù)防:1.慢慢咀嚼食物;2.不偏食,吸取均衡營養(yǎng);3.減緩壓力;4.避免精神緊張;5.戒煙戒酒。